IBM成立之年
电脑业巨头美国IBM公司创立 初期业务为商业打字机与文字处理机
美国时代周刊自1923年3月创刊后仅一年半的时间,便将中国人物搬上它的封面,1924年9月8日,吴佩孚成为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人物,照片下面有两行字: GENERAL WU 与 Biggest man in China。
冯国璋死后,曹锟与吴佩孚继承了直系军阀首领的地位,1922年4月,更以第一次直奉战争阻奉军于关外,吴佩孚成为北洋军阀的首要人物。
时代周刊对报道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其主要创办者卢斯是美国传教士的后代,在山东出生并长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刊物对中国的关注。
中国共产党首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当属1950年的毛泽东,有人认为那些红色蝗虫正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露。
1924年3月2日,孙中山发表《通告党员解释本党改组容共意见书》,同意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史称“联俄容共”,也是所谓的“第一次国共合作”。
当时,孙中山与共产国际合作,苏俄方面给予大量武器和财政援助,并派出军事顾问帮助建军北伐,建立黄埔军校。有人认为那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有人则认为,孙中山有容共的倾向,但没有联俄联共的具体文字和政策。
看到《改组容共意见书》的几句话:“俄诚足为吾党借鉴之资,而亦当引为吾国互助之友”,“彼此既志同道合,则团体以内无新旧分子之别”,似乎更多的是一种包容与胸怀!
自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一名希腊女子向世界发出“我要参加奥运会,我要参加马拉松”的吼声响起,长达30年之久,女子一直没有参加奥运会的资格。
1924年7月27日,第八届奥运会在巴黎结束,除了顺利产生美国的99枚奖牌,法国38枚以及芬兰令人惊讶的37枚奖牌外,更重要的,国际奥委会最终通过决议,正式允许女性参加奥运会。
这个决定打破了《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极端保守的观点,他认为:奥运会应保持只有男子参加的原则,妇女们只能为领奖台上的勇士欢呼。
尽管法国举办的第二届奥运会上,阴差阳错地接纳了一些女选手,可是她们得到的不是我们熟悉的奖牌,而是一纸薄薄的证书而已。
1924年北京颐和园最美的玉带桥
1924年当年奥运会门票
1924年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合唱团欢送新毕业生
1924年澳门街市
1924年澳门诗人庭园大门
1924年澳门街市
1924年澳门街市
1924年澳门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