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 ...
国民党宣布联俄之年
三民主义诞生之年
时代周刊创刊之年
中国肥皂建立之年
关东大地震之年
这是中华民国邮政邮票首次改值加盖,由于明信片邮资由1.5分调为2分,需求增加,便以北京一版加盖改值应对。其中极少量倒盖品流出,成为民国珍邮之一。
这套邮票是中华邮政发行的第三套正式普通邮票。全套24枚。票面图案与伦敦版、北京一版基本相同;帆船票,主图为帆船,背景是行驶在黄河铁桥上的火车;农获票,主图为农民收割庄稼,两侧以麦穗映衬,背景是天坛;宫门票,图案采用北京国子监大成门的琉璃牌坊,但当时牌坊被误认为是宫门,因而被误称为《宫门票》。它与北京一版的主要区别:北京一版帆船图《中华民国邮政》横框下有垂直线,横框上珠形小圈中有光影黑线,而北京二版则没有;北京一版农获图《中华民国邮政》横框上端两边的花纹简单,票旁柱形框内禾穗后的底纹为横线,北京二版横框上端两边的花纹碎杂,禾穗后的底纹为网格;北京一版宫门图的宫门彩图为黑色,北京二版《宫门》图案为彩色。其中面值20元票市场价格新票2600元,旧票600元(1999年目录)。
以上为1950~2013年海内外知名邮票目录的综合分析,包括以下各家目录: 中国邮政官方目录(人民币)/ 白海峰特别全目录(人民币)/ 美国 Scott 目录(美元)/ 英国 Gibson 目录(英镑)/ 香港杨乃强目录(港币)/ 台湾林文生/叶武鹰目录(台币)/ 澳门陀乾秋目录(澳币)
此件独一无二的藏品为民国普通票 北京一版帆船加盖《暂作》改值邮票--单联全戳邮票,邮戳为 * 此戳可能尚待精确解析,可联系优先免费核实,更欢迎邮友先进指正补充 联系我们
戳面特征
【 基本布局 】
尺寸 --
形状 --
线条 --
分割 --
地名读法
【 PEKING 11 -- 北京 --11 】
上格 --
下格 --
中文 --
日期读法
【 1923年05月19日18时 】
纪年 --
年份 --
日期 --
钟点 --
趣味价值
【 网络百科试试手气 】
戳型 大都呈圆形并以线条区隔成数个区域,不同的年代、政权与功能使用不同的戳型,所以一见戳型即可辨别是哪个年代、哪个地区的哪种邮政业务。
地名 主要布置在邮戳的上下两格里,由中文英文与数字组成,代表着中华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地名,许多名不见经传或已经消失的地名都得以清晰而沧桑的呈现。
日期 通常放在邮戳的中央位置,近代中国政权纷争不断,日期的标示与文字读序千奇百怪,堪称世界邮政之最,而日期背后的故事更显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
只要是没有销过邮戳的即使票面污损破旧,我们都称之为新票,只是品相不佳的新票罢了,所以不像书籍或家具论几成新旧,邮票的新与旧全以有无销戳决定。
我想擁有這枚郵票
[文史+珍藏+Web3]
此枚邮票为独一原件收藏品
点此联系客服变身精美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