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 ...
阿波罗落幕之年
中日建交之年
奥运慕尼黑惨案之年
马王堆女尸出土之年
香港九龙连体之年
精武门开演之年
许彦博、张克让、张源、杨白子、李印清设计,1972年5月23日发行。全套6枚,全张共28枚,图幅为340×54mm,发行700万枚,面值0.48元。市场参考价格240元。
1972年5月23日,我国发行了《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邮票一套,共6枚,编号36“文艺土作者深入工农兵,边劳动,边宣传”(另名“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是其中的第4枚,图案表现了一位八路军文艺宣传战士左手打着竹板,右手拿着喇叭筒。正在表演快板。竹板由两块略小于手掌大小的竹板组成,一正一反,上端穿于绳子,抓在手里的称后板,前面能甩打的为前板。为了起装饰作用和烘托热烈活泼的气氛,有的还在前板的绳扣处结扎红色绸带(也有直接用红绸带连结笔直板的),打竹板时,绸带随之飘舞,很是好看。邮票上,女战士手抓着竹板,边打竹板边说唱,其竹板上也扎着红绸带。但是红绸带并没有扎在前板上面,而是系在了两块竹片的中间,这倒是鲜见的。这个扎错了红绸带,也是邮票图案上的一个失误。
以上为1950~2013年海内外知名邮票目录的综合分析,包括以下各家目录: 中国邮政官方目录(人民币)/ 白海峰特别全目录(人民币)/ 美国 Scott 目录(美元)/ 英国 Gibson 目录(英镑)/ 香港杨乃强目录(港币)/ 台湾林文生/叶武鹰目录(台币)/ 澳门陀乾秋目录(澳币)
戳型 大都呈圆形并以线条区隔成数个区域,不同的年代、政权与功能使用不同的戳型,所以一见戳型即可辨别是哪个年代、哪个地区的哪种邮政业务。
地名 主要布置在邮戳的上下两格里,由中文英文与数字组成,代表着中华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地名,许多名不见经传或已经消失的地名都得以清晰而沧桑的呈现。
日期 通常放在邮戳的中央位置,近代中国政权纷争不断,日期的标示与文字读序千奇百怪,堪称世界邮政之最,而日期背后的故事更显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
只要是没有销过邮戳的即使票面污损破旧,我们都称之为新票,只是品相不佳的新票罢了,所以不像书籍或家具论几成新旧,邮票的新与旧全以有无销戳决定。
我想擁有這枚郵票
[文史+珍藏+Web3]
此枚邮票为独一原件收藏品
点此联系客服变身精美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