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 ...
32位微处理器诞生之年
首都机场启用之年
新竹科学园区成立之年
CNN开播元年
两伊战争爆发之年
四大特区元年
1984年到1986年,猴票价格一路从3元左右飙升到30元,中国集邮市场第一次大繁荣。全国各地到处都是排队买邮票的盛况。
1990年年底,猴票价格从70元上涨到240元附近,启动了1991年的一轮邮市大行情。
1996年秋,单枚猴票价格由300元左右飙升至1100元,又引发了1997年一轮波澜壮阔的邮市大行情。
1997年下半年开始,猴票一路下跌,从此邮市也进入了长达10年的低迷期。
2005年年底,猴票又重新回升至1700元。
2006年05月,单枚猴票成交价2173元。
2007年04月,单枚猴票成交价3180元,整版猴票成交价达27.5万元。
2008年02月,单枚猴票成交价3975元。
2009年02月,单枚猴票成交价4028元。
2010年02月,单枚猴票成交价6678元,整版猴票成交价达58.3万元。
2010年04月,单枚猴票成交价8692元,整版猴票成交价达90.5万元。
2010年12月,单枚猴票成交价9964元,整版猴票成交价达97.7万元。
2011年02月,单枚猴票成交价10812元。
2011年03月,单枚猴票成交价12084元。
2012年01月,单枚猴票成交价15609元。整版猴票成交价达130万元。
“庚申猴”的攀高,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1980年至1990年,是起步的10年,这期间,“庚申猴”由面值0.08元上升到市价70元;1991年至1997年的7年,“庚申猴”步入快速上升的通道,顶峰时,实际成交在1920元附近,但市场喊价普遍在2000元左右;1998年至2006年,是“庚申猴”理性调整、发展时期,之间又分为两个阶段,2003年以前是向下缩水,最低曾探底至1280元,2004年后是往上攀高,尤其从2005年春起,由1400元左右,连续三次跨越,升至年末的1600元以上。进入2006年,“庚申猴”再度发威,分别越过1700元、1800元、和1900元,最终立在现在的2300元。
业内人士认为,2300元还仅是普通单枚邮票的价钱,如果带上铭边,品相更好些,至少要卖到2400元左右,四方联价格在9300元左右,整版(80张)价格在18.4万元左右。
T46“猴票”,1980年2月15日发行。因为该“猴票”在邮市上很难觅得影踪,价格居高不下,故市场上出现了较多赝品。那么如何鉴别真假“猴票”呢?只要接触过真票的朋友就比较容易辨别的。有一种假“猴票”是从纪念张上撕下来的,并用刀刮去右下角的黑杠后涂上红色,由于不是雕刻板,比较容易察觉;另一种假“猴票”是从境外流入的,打孔拼接技巧十分高明,而且是雕刻板,一般较难于识别。识别真假T46金猴邮票七步攻略:
(1)色泽。目前市场上真猴票的颜色基本上有两种,一种称为“红猴”,颜色深红,另一种称为“粉猴”,底色稍淡。无论是“红猴”还是“粉猴”,票面的红色都有光泽,看上去很鲜艳。假票则票面底色浅淡,无光泽,就像被日光长时间照晒过的一样,与真票差别明显。
(2)质感。真票是雕刻版印刷的,有质感,在猴子头上、手臂上和身上可以看到清晰的纹络,并且墨色非常深,油光发亮。且真票的雕刻线条自然细腻,“庚申年”三个字的字体瘦而有力。而假票绝大多数是影写版印刷的,猴身上的线条都比较粗,墨色较黑,毛发不凸出,平滑,无质感,黑色部分也淡且无光泽。另外,假票上“庚申年”三个字字体较宽。
(3)票面。真票的票面完整,没有其它的记号;而假票可以看到纸面泛毛,票色异样,用放大镜看,可发现纸面有一条损伤线。
(4)纸质。真票的纸质较薄,从背面可以看出猴图案的轮廓,而且背胶明显;而假票的纸质略厚,齿孔尖处发毛,背胶不明显。
(5)印金。真票的猴眼、鼻、耳、手、足等处的金色,黄中泛亮,眼圈、鼻线、口裂线条清楚,棱角分明;而假票中的金色均呈灰黄,眼圈、鼻线、口裂等处线条不整,一片模糊、暗淡,有的还有断线处。
(6)文字。真票下方的文字“T.46.(1-1)”志号与右边的年度“1980”基本平行。假票上的“T46.(1-1)志号略向右移,并向上高出不少,与年度“1980”不平行。
(7)背墨。印刷雕刻版邮票需要使用专用油墨,当年北京邮票厂库存有限,于是兑入了少量的铅印油墨。但使用铅印油墨不易干,印出来的邮票容易粘连,所以真票的背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黑色墨迹,靠右部位呈短竖线者较为多见。假票背面的墨迹不真切、不自然。
近来又传出令人不安的消息:据《中国集邮报》1992年第1期载文介绍,在邮票市场上竟然发现有雕刻版的假猴票,票幅、齿孔与雕刻版真猴票基本一致。真假票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①真票的雕刻线条自然细腻,”庚申年”三个字的字体瘦而有力。假票上这三个字字体较肥,猴身上的线条都比较粗,墨色较黑。
②真票的纸质较薄,从背面可以看出猴图案的轮廓,而且背胶明显。假票的纸质略厚,齿孔尖处发毛,红底色稍白,背胶不明显。
③真票下方的文字“T.46(1-1)”志号与右边的年度“1980”基本平行。假票上的”T.46.(1-1)”志号略向右移,并向上高出较多,与“1980”不平行。
大量出现的庚申年(生肖猴)邮票赝品包括新票、信销票和实寄封等。赝品有许多都是利用国内各地印制的纪念张上的邮票图案变造的。这类纪念张上的邮票图案一般均与真品原大原色,齿孔俱全,仅在图案右下角印了一条黑色斜线。
变造的新票是把黑斜线擦去后,用相同颜色补画掩盖擦痕。变造的信销票是用邮戳将擦痕盖住(有的假邮戳是手工画上去的);变造的实寄封则是把假信销票贴在旧信封上,再补画邮戳。
以上为1950~2013年海内外知名邮票目录的综合分析,包括以下各家目录: 中国邮政官方目录(人民币)/ 白海峰特别全目录(人民币)/ 美国 Scott 目录(美元)/ 英国 Gibson 目录(英镑)/ 香港杨乃强目录(港币)/ 台湾林文生/叶武鹰目录(台币)/ 澳门陀乾秋目录(澳币)
此件独一无二的藏品为中国JT票 庚申年--单联全戳邮票,邮戳为 五七式腰框戳 根据集邮文献,此款邮戳的使用于1957-5-2之后 猴票 * 此戳可能尚待精确解析,可联系优先免费核实,更欢迎邮友先进指正补充 联系我们
戳面特征
【 基本布局腰框盒子 】
尺寸 -- 中型
形状 -- 环形
线条 -- 全部细实线
分割 -- 腰框盒子
地名读法
【 上海- -- 205(支) -- 】
上格 -- 简体地名
下格 -- 次级地名
中文 -- 由左向右读
日期读法
【 1980年04月10日10时 】
纪年 -- 公元年-数字型
年份 -- 四位数字
日期 -- 由左向右读
钟点 -- 置于右侧
趣味价值
【 网络百科试试手气 】
戳型 大都呈圆形并以线条区隔成数个区域,不同的年代、政权与功能使用不同的戳型,所以一见戳型即可辨别是哪个年代、哪个地区的哪种邮政业务。
地名 主要布置在邮戳的上下两格里,由中文英文与数字组成,代表着中华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地名,许多名不见经传或已经消失的地名都得以清晰而沧桑的呈现。
日期 通常放在邮戳的中央位置,近代中国政权纷争不断,日期的标示与文字读序千奇百怪,堪称世界邮政之最,而日期背后的故事更显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
只要是没有销过邮戳的即使票面污损破旧,我们都称之为新票,只是品相不佳的新票罢了,所以不像书籍或家具论几成新旧,邮票的新与旧全以有无销戳决定。
我想擁有這枚郵票
[文史+珍藏+Web3]
此枚邮票为独一原件收藏品
点此联系客服变身精美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