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 ...
中国劳动法元年
不再依赖 DOS 之年
邓丽君意外离世之年
台湾全民健保元年
关于“红军邮”存世量的研判。按当时沈阳军区政治部的规定,“红军邮”只对在役的义务兵战士发放,标准为每人每年20枚,用于战士寄发家信。据媒体报道,当时,中国军队兵员总数在320万左右,据此推测即每次发放总数不会超过1000万枚。只发行了一年就停发,预计发行量不会超过2000万枚,且发到战士手中的“红军邮”大部分都用于了邮政通信。存世量估计不会超过500万枚,几乎与一轮生肖“猴”票等量。1997年邮市高潮时,“红军邮”市价一直攀升,摸高至60元/枚,整版市价高达9000元,通过三年的盘整,市价稳定在1500元以上。近期其价位在2000元左右。
为体现党和国家对义务兵的关怀,促使义务兵安心服役,方便广大义务兵邮寄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由邮电部和总参谋部共同研究,决定在沈阳军区管辖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驻军中试用“义务兵专用”邮票。“义务兵专用”邮票按全军每位义务兵每年50枚的数量印制配发。邮电部分年度将全部“义务兵专用”邮票,按规定封装后一次或分两次送交总参谋部。由总参谋部及总政、总后、各军区、军兵种、国防科工委、武警总部等大单位进行分发后,再经邮政系统机要寄发至各地县以上邮电部门转送至当地驻军。“义务兵专用”邮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出售、赠送及投放邮市进行交易活动。
1995年8月1日,中国邮政正式发行了一套名为《神圣的使命》的《义务兵专用》邮票,仅供义务兵通信时贴用,因此在邮票上还印有“义务兵贴用”字样。这套邮票仅一枚,邮票呈红色,故俗称“红军邮”。从8月1日首发日起,首先在沈阳军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省驻军中试用。发现存在不易管理,又遇中国邮政资费调整等种种原因,经有关部门决定于1997年4月15日零时起停止使用,义务兵战士信件仍然恢复使用“义务兵免费信件”红色三角形戳记。
以上为1950~2013年海内外知名邮票目录的综合分析,包括以下各家目录: 中国邮政官方目录(人民币)/ 白海峰特别全目录(人民币)/ 美国 Scott 目录(美元)/ 英国 Gibson 目录(英镑)/ 香港杨乃强目录(港币)/ 台湾林文生/叶武鹰目录(台币)/ 澳门陀乾秋目录(澳币)
此件独一无二的藏品为中国军贴票 义务兵贴用邮票--单联全戳邮票,邮戳为 五七式腰框戳 根据集邮文献,此款邮戳的使用于1985-7-27之 * 此戳可能尚待精确解析,可联系优先免费核实,更欢迎邮友先进指正补充 联系我们
戳面特征
【 基本布局腰框盒子 】
尺寸 -- 中型
形状 -- 环形
线条 -- 全部细实线
分割 -- 腰框盒子
地名读法
【 辽宁沈阳 -- 110044 --1 】
上格 -- 简体地名
下格 -- 邮政编码
中文 -- 由左向右读
日期读法
【 1995年10月09日X时 】
纪年 -- 公元年-数字型
年份 -- 四位数字
日期 -- 由左向右读
钟点 -- 置于右侧
趣味价值
【 网络百科试试手气 】
戳型 大都呈圆形并以线条区隔成数个区域,不同的年代、政权与功能使用不同的戳型,所以一见戳型即可辨别是哪个年代、哪个地区的哪种邮政业务。
地名 主要布置在邮戳的上下两格里,由中文英文与数字组成,代表着中华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地名,许多名不见经传或已经消失的地名都得以清晰而沧桑的呈现。
日期 通常放在邮戳的中央位置,近代中国政权纷争不断,日期的标示与文字读序千奇百怪,堪称世界邮政之最,而日期背后的故事更显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
只要是没有销过邮戳的即使票面污损破旧,我们都称之为新票,只是品相不佳的新票罢了,所以不像书籍或家具论几成新旧,邮票的新与旧全以有无销戳决定。
我想擁有這枚郵票
[文史+珍藏+Web3]
此枚邮票为独一原件收藏品
点此联系客服变身精美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