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 ...
火星揭露神秘之年
巴解成立之年
台湾高速公路元年
中国原子弹元年
毛语录发行元年
四个现代化首现之年
1962年12月1日,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第二组),志号为《纪92》。全套8枚,画面为古代科学家头像及相关科研活动场面。第1枚是蔡伦头像,在画像左侧标有姓名及生卒年份。蔡伦逝世于公元121年,但出生年代不可考,邮票上把生年空了下来,并打了一个问号,其正确标注应当是《公元?-121年》,但在制版时,在《公元》之后多加了一个《前》字,形成《蔡伦(公元前?-121年)汉》。这一错误直到付印前才被发现。当时采取补救的措施是在印筒上修版,刮掉一个前字。
1962年12月1日我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纪92《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纪念邮票,全套共8枚,介绍古代科学家,即:东汉的蔡伦(造纸)、唐代的孙思邈(医药)、宋代的沈括(地质)、元代的郭守敬(天文)。在邮票上,每位科学家的名字下面都注有生卒年份和朝代。蔡伦是东汉时期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发明了造纸术,享有《蔡侯纸》之称。他的生年难以考证,故在邮票上写为《蔡伦(公元?~一二一)汉》,而邮票设计家却在设计邮票图稿上写成了《蔡伦(公元前?~一二一)汉》,这个错误直到印刷打样时才被发现。印刷工人只好在印版上将《前》字一个一个改掉。因一时疏忽,有一个《前》字漏改,从而使每个邮局全张第16号票位形成错体。出售时才被一些幸运的集邮者意外地发现。邮票发行部门将错体票收回,约有数千枚流出,十分珍贵。
1997年11月21日’97第二届邮票钱币博览会拍卖会,1枚纪92蔡伦像错体6连新票以6.1万元(人民币)拍出。
蔡伦整版邮票(含《公元前》)334kb
以上为1950~2013年海内外知名邮票目录的综合分析,包括以下各家目录: 中国邮政官方目录(人民币)/ 白海峰特别全目录(人民币)/ 美国 Scott 目录(美元)/ 英国 Gibson 目录(英镑)/ 香港杨乃强目录(港币)/ 台湾林文生/叶武鹰目录(台币)/ 澳门陀乾秋目录(澳币)
此件独一无二的藏品为中国纪特票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单联全戳邮票,邮戳为 五七式腰框戳 根据集邮文献,此款邮戳的使用于1957-5-2之后 * 此戳可能尚待精确解析,可联系优先免费核实,更欢迎邮友先进指正补充 联系我们
戳面特征
【 基本布局腰框盒子 】
尺寸 -- 中型
形状 -- 环形
线条 -- 全部细实线
分割 -- 腰框盒子
地名读法
【 福建 -- - -- 】
上格 -- 简体地名
下格 -- 次级地名
中文 -- 由左向右读
日期读法
【 1964年01月28日X时 】
纪年 -- 公元年-数字型
年份 -- 四位数字
日期 -- 由左向右读
钟点 -- 置于右侧
趣味价值
【 网络百科试试手气 】
戳型 大都呈圆形并以线条区隔成数个区域,不同的年代、政权与功能使用不同的戳型,所以一见戳型即可辨别是哪个年代、哪个地区的哪种邮政业务。
地名 主要布置在邮戳的上下两格里,由中文英文与数字组成,代表着中华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地名,许多名不见经传或已经消失的地名都得以清晰而沧桑的呈现。
日期 通常放在邮戳的中央位置,近代中国政权纷争不断,日期的标示与文字读序千奇百怪,堪称世界邮政之最,而日期背后的故事更显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
只要是没有销过邮戳的即使票面污损破旧,我们都称之为新票,只是品相不佳的新票罢了,所以不像书籍或家具论几成新旧,邮票的新与旧全以有无销戳决定。
我想擁有這枚郵票
[文史+珍藏+Web3]
此枚邮票为独一原件收藏品
点此联系客服变身精美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