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 ...
石门水库建成蓄水
铁臂阿童木开播之年
老夫子登场之年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之年
中国109研制成功之年
此票有万维生接手设计,在这之前,已有设计图案送审被否认未获批准。根据《中国邮票史》第7卷第330页中记录:“(1959年)邮电部部长办公会议审查了三种普通邮票设计草图,决定采用‘革命圣地’方案,以瑞金、南昌八一大楼、延安宝塔山、天安门作为主题,重新设计。12月14日4幅图案的正式设计送审,但因不太满意而未获批准。”
此套票发行局的原计划是印量21亿,但“工厂由于设备能力和材料供应商等原因,到1961年9月26日只完7.6亿枚。”
邮票发行局曾提出要求:“虽不能完成二十一亿,但亦必须争取超过十三亿。”故在排在后面的《普12》开始印制发行时,此套邮票仍继续印制,经查找有关数据,此票在1961年至1962年共印制了约14亿枚。
有人根据此票几种面值的带边纸大方连,从边纸提供的印制日期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61.7.562.5.22”62.8.15等数字,甚至常用面值的8分票在1963年3月13日,16日-19日至3月21日还在开机生产,证实在1961年7月此票正式对外发行后,邮票厂还在开足马力加紧生产。
以上为1950~2013年海内外知名邮票目录的综合分析,包括以下各家目录: 中国邮政官方目录(人民币)/ 白海峰特别全目录(人民币)/ 美国 Scott 目录(美元)/ 英国 Gibson 目录(英镑)/ 香港杨乃强目录(港币)/ 台湾林文生/叶武鹰目录(台币)/ 澳门陀乾秋目录(澳币)
戳型 大都呈圆形并以线条区隔成数个区域,不同的年代、政权与功能使用不同的戳型,所以一见戳型即可辨别是哪个年代、哪个地区的哪种邮政业务。
地名 主要布置在邮戳的上下两格里,由中文英文与数字组成,代表着中华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地名,许多名不见经传或已经消失的地名都得以清晰而沧桑的呈现。
日期 通常放在邮戳的中央位置,近代中国政权纷争不断,日期的标示与文字读序千奇百怪,堪称世界邮政之最,而日期背后的故事更显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
只要是没有销过邮戳的即使票面污损破旧,我们都称之为新票,只是品相不佳的新票罢了,所以不像书籍或家具论几成新旧,邮票的新与旧全以有无销戳决定。
我想擁有這枚郵票
[文史+珍藏+Web3]
此枚邮票为独一原件收藏品
点此联系客服变身精美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