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启动二战之年
德国闪击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拉开序幕
1938年12月,时任国民党副总裁的汪精卫潜逃越南,发表《艳电》后公开投靠日本。蒋介石派出和汪有渊源的谷正鼎两次赴河内劝汪回重庆均遭拒绝,于是决定派戴笠手下的陈恭澍到河内执行刺杀。
1939年3月21日军统特务爬墙入寓,在汪精卫的卧室里朝了一个胖胖的穿白色睡衣,形影是汪精卫的人开了数十枪,但那不是汪精卫本人,而是随到河内的秘书曾仲鸣。
那天曾妻方君壁刚从香港赶来会晤,汪精卫以为其夫妇久未团聚,坚持要把自己住的房间让给他们。
一年后,汪精卫的“反共睦邻”政府在南京成立;四年后病死日本名古屋。
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中苏复交,七七事变后,1937年两国正式签署《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在这基础上,1939年6月25日(一说6月16日),《中苏通商条约》在莫斯科签订,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巨额贷款。
根据条约,中国得到了来自苏联的大批货物和优惠贷款,同时,苏联还派来军事顾问和志愿飞行员参加抗日战争。
但是到了1942年底,苏联与德国另行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其对华军援便告停止。
总计苏联二战期间对华军事贷款约1.7亿美元,培训中国航空人员1万名,售予中国飞机1285架。
1939年12月18日,罗马教廷撤消禁止中国教徒祭祖祭孔的禁令,纷扰数个世纪的中国礼仪之争才算落下帷幕。
自17世纪起,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就中国传统礼仪是否背违天主教义就有着很大的争议。不同教派有着不同的认定。耶稣会允许祭祖敬孔,道明会认为崇拜偶像鼓励异端;一段时间,不得摆放灵位不能上香,不能参加拜孔仪式;一段时间准许供奉孔子牌位且准上香,但不得有“灵位”字眼。
直到1939年教宗庇护十二世的通谕颁布,儒家文化的天主教徒算是舒了一口气。通榆是这样写的:允许教徒参加祭孔仪式,可以在教会学校中放置孔子之肖像或牌位,并容许鞠躬致敬;如果教徒必须出席带有迷信色彩的公共仪式时,必须抱持消极的态度。
1939年奥迪当年推出新款汽车的广告
1939年纽约--人人都戴着帽子的年代
1939年BMW推出具有现代线条感的摩托车
宝马百年进化史
1939年大量巴黎老百姓聚集到巴西利卡圣心大教堂做礼拜祈求和平
有不少法国人只能挤在教堂门口,
1939年日本本土吸管饮料广告
1939年由展望社出版出版的杂志《展望》
左图为称赞将军白崇禧的文章,右图是七月刊封面影星白杨;在这一期的杂志中,开篇就说到了面粉、大米物价飞涨的问题。
1939年成都龙泉镇先锋队成立时的英姿
称之为太平笼强调备而不用
1939年日军摆拍下的中日亲善
1939年日本朝日出版的《支那事变画报》封面--占领海南海口的日本海军陆战队
1939年日本朝日出版的《支那事变画报》封面--进发福建漳州水道
1939年日本朝日出版的《支那事变画报》封面--侵占海南岛的日军陆战队哨兵
(*)参考价格只是近期海内外知名的目录价不是正式售价
实际价格因行情波动与邮票品相而有变化
可点击邮票查看详情并联系客服洽购
发行日期:d[日期确定] m[月份确定] y[年份确定]